9月17日中午,土木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暨表彰大会在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周宁,各实践团队成员、班委代表及学生代表等300余人齐聚现场,共同回顾暑期实践的丰硕成果,见证先进典型受表彰的荣耀时刻,为新学年实践育人工作凝聚共识、积蓄力量。
大会伊始,学院学生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实践部负责人作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汇报。今年暑期,学院紧扣育人核心目标,统筹推进主题实践活动,参与规模与成果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数据显示,全院1269名学生组建94支实践团队投身实践,其中本科生参与率达100%,较去年增长39.87%;研究生参与率64.28%,同比大幅提升194.06%,成功达成 “全覆盖、高参与” 的实践目标。实践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内容深度契合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涵盖乡村振兴、工程实地调研、社区服务等多个重点领域。经学院初评与学校终审,13支团队入选校级重点团队,25支团队获评院级重点团队,14支团队斩获 “校级优秀团队” 称号,同时涌现出优秀社会实践案例、优秀调研报告各1项,多篇实践成果获县级以上单位表扬信肯定。

汇报中特别指出,本次实践组织工作亮点纷呈。学院精准制定系统宣传方案,明确内容标准与投稿机制,深度挖掘师生实践故事,为实践工作宣传推广树立标杆;成立专项工作组强化统筹协调,全程细化过程管理,确保实践活动有序推进;创新实施“双保障” 机制,实现指导教师全覆盖,累计开展动员培训活动覆盖师生逾千人次,为实践质量筑牢根基。各团队立足土木专业优势,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切实践行 “知行合一” 的育人理念。
在实践代表分享环节,研究生徐大凯与本科生李爽分别结合自身经历交流感悟。徐大凯带领团队聚焦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主题,深入自然保护区、智慧工地等一线场景,实地调研后形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案及老旧房屋隐患排查建议,同时联合科研机构攻关技术难题,产出3篇学术论文,展现了土木学子以专业服务社会的担当。本科生李爽所在的 “红桥筑梦先锋队” 则在实践中深耕服务育人,从历史遗迹中感悟文化传承,在关爱儿童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深刻诠释了 “奉献社会” 的青春内涵。

表彰环节气氛热烈,周宁老师宣读校级优秀团队、校级先进个人及院级先进个人表彰决定。现场,14支 “校级优秀团队”、186名 “校级先进个人”、134名 “院级先进个人” 获表彰,周宁老师为获奖代表逐一颁发表彰证书,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周宁老师在总结讲话中对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向表现优异的师生及辛勤付出的指导教师表示诚挚感谢。他回顾学院实践育人优良传统,强调社会实践是锤炼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鼓励全体学生以先进为榜样,主动投身社会课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人民,为学院建设与学校高水平发展添砖加瓦。

此次大会既是对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全面复盘,更是新一阶段实践工作的动员部署。未来,土木工程学院将持续加大实践支持力度,深化实践育人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淬炼青春底色,以土木人的智慧与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