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焦点土木>>正文

土木学院强化“三个融合”培养新工科人才

作者:邓克莉 审稿:王克冬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9日 1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近年来,随着建筑工业化、3D打印技术、智能建筑机械、互联网+等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快速发展,工程教育改革面临着新的重要机遇和巨大挑战,对土建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土木工程学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深入推进工农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中,有的放矢地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途径,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强化工农融合,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土木工程学院始终瞄准“办好一流农大的土木学科”这一定位,紧扣新工科和新农科改革要求,以工程教育认证为牵引,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有“三农”情怀强、有工匠精神、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工科人才。

学院在学科方面,注重加强与水利、建筑、环境、资源等学科交叉融合,结合村镇建设、民族地区建筑、农村环境治理等研究方向和学科特色,学院开设了《村镇建筑结构设计》、《村镇污水处理》等工农融合型课程,打造了具有农大底色、土木特色的课程体系。结合土木行业特点,学院系统梳理了10余门土木类课程思政元素,教育引导学生弘扬工匠精神,坚守职业道德。

发挥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辐射作用,依托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生、本科生积极参与到近年获批的90余项科研项目特别是21项国家级项目中,教师将村镇地质灾害和生态修复、村镇建筑抗震加固、藏羌石木建筑、城乡水土污染防治等最新研究成果带入课堂、融入教案、深入教学,形成了学科支撑育人、科研反哺教学的良好机制。

强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育人体系

土木工程学院紧扣产业行业需求,深化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校企地合作,持续探索“育人平台融合、育人队伍协同、育人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

为统筹校内外、专兼职师资,打造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学院聘请了一批行业企业高级工程师、主要管理人员担任学生校外导师,同时鼓励学院教师获取各种行业执业资质,目前学院教师超过50%拥有国家注册结构、土木、监理、建造等执业资格。学院先后与中建、中建等50余家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成立了中交四航局一公司“精英班”、中建新疆建工西南分公司“开拓班”、中建新疆建工土木公司“卓越班”等人才定制班,参与人数达百余人,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行业适应度。

“我很荣幸参加了学院和新疆建工联合主办的卓越班,并且毕业也顺利地留在了这个公司。在卓越班学习期间,我跟着公司的老师在实践中巩固了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非常感谢学校和学院能让我有这个学习的机会,以后我一定会把自己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争取为社会和行业作出更大贡献”,第一届“卓越班”的2017级毕业生彭刘广同学发自内心地表示。

据悉,近年土木学院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除约22%的毕业生继续深造外,50%的毕业生进入中建、国家电网和万达、碧桂园等大型行业企业工作,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强化理实融合,突出实践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学院紧扣国家战略发展及工程领域行业需求,按照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持续深化新工科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项目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国家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此外还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4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结合工程教育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着重培养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特别是把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作为促进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土木学子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上获省级奖励9项,获立项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5项,在结构设计竞赛等专业技能大赛上获省级以上奖励14项。

“这次能够在与西南交大、四川大学土木专业同学的竞争中获得好成绩,与我们平时能够有许多机会进行实践操作和工程训练有很大关系。”近日全省结构设计竞赛上获得岩土组冠军的2019级道桥专业学生赵伟豪说,“在备战省赛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从校赛到省赛,前后共做了二十余个模型,为保证整个加载过程不出纰漏,前后共进行了五十余次的加载练习,规范每一步加载操作。我很幸运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省赛一等奖的荣誉,不仅是对我们努力的回报,更是向四川各高校展现了川农土木人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