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下午14:30,一场以“学习宝贵经验,传承榜样力量”为主题的道路桥梁与渡河专业优秀学长经验分享会于2A403教室成功举办。本次分享会特邀保送至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优秀学长孙伟茗、孙孟熙担任主讲,面向道路桥梁与渡河专业大一新生,分享了他们在专业课学习、学业规划、科研竞赛、保研准备等方面的宝贵经验。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同学们反响积极。
分享会伊始,保送至复旦大学航空航天材料方向的孙伟茗学长以“保研”话题切入,迅速吸引了在场同学的注意力。他首先提问:“大一阶段,同学们是否有坚定的保研想法?对保研的了解又有多少?”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一位新生同学主动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保研首要任务是保持优异的专业成绩,力争位列专业前10%,同时应积极与优秀学长学姐及导师沟通,争取尽早进入科研团队学习。孙伟茗学长对此表示高度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阐述。
孙伟茗强调,无论未来作何规划,学好专业课都是重中之重。“对于保研而言,成绩是‘硬通货’,是基石;科研工作则是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的加分项。”他鼓励在场新生,当前阶段核心任务是夯实专业基础,学习不应止于表面或止于课本,要善于“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深挖,推导并应用于其他领域”,以此不断提升学科素养与能力。
结合自身首次参与科研的经历,孙伟茗生动地描述了一个“从零开始”的团队如何通过刚开始较为枯燥地翻阅大量文献、后点滴实践最终取得成果。他认为:“科研不看聪明与否,而看是否认真、细致,是否敢于实践。”他鼓励大一同学在学好专业课的前提下,要勇于尝试,不要惧怕犯错,“不要在没做之前就考虑做不好怎么办,几次的设想也比不上一次的实践。很多东西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越变越好的。”他相信,大一阶段培养的实践勇气,将为未来的科研之路乃至研究生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随后,保送至清华大学的孙孟熙学长以近日正式通车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这一重大工程实例引入,铿锵有力地指出:“土木工程大有可为,道路桥梁与渡河专业大有可为!”他呼吁同学们要坚定专业信心,切勿被网络上的片面传言所困扰。
孙孟熙分享了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分享了“每周进行一次系统性复习与笔记整理,避免将所有压力堆积至期末”的有效学习方法。强调了规划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养成每日列任务清单的习惯,将宏观目标分解为具体可行的小目标,逐步实现。他特别强调了英语能力在深造和科研中的关键作用,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多积累提升。同时,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多项专业类及英语类竞赛,鼓励大家在学有余力之时积极参与,以赛促学,全方位提升综合能力。

分享会现场,同学们凝神倾听,时而认真记录,时而点头赞同。在互动环节,多位同学就自己关心的学习难点、时间管理、科研入门途径等问题踊跃提问,两位学长均给予了细致耐心的解答,交流氛围融洽而热烈。活动尾声,道路桥梁与渡河专业系主任魏召兰教授和道桥202504班主任邓克莉老师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她们对两位优秀学长的无私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勉励全体2025级道路桥梁与渡河专业新生以优秀学长为榜样,尽早明确目标,学好专业课程,科学规划大学生活,脚踏实地,勤勉奋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