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焦点土木>>正文

【求学记】唐菡蔚:以竹之姿,闯燕园之梦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5日 12:47


人物简介:唐菡蔚,中共预备党员,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2024-2025学年必修成绩专业第一曾任学院学生科创中心部长,小班班主任助理主持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一项,作为团队第一负责人参与发表SCI分区1区TOP期刊论文1篇,主持和主研两项校级科研兴趣计划。曾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省级金奖、优秀学生奖学金、陈育新三等奖学金、校级青马学院基础班“优秀学员”“德睿杯”辩论赛第一名等二十余项校级及以上表彰。现已保研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学习、科研与成长过程中她似竹般坚韧,遇挑战百折不挠;似松般顽强,遇风雨迎难而上,坚守初心,终揽燕园之景。

且向燕园,于积淀中明志

初入大学,唐菡蔚对一切都持有好奇,在多元舞台上勇敢探索。从部门实践到辩论赛场,从商赛竞技到科研尝试,每一次迈出舒适区的选择,都是她对成长的热烈奔赴。世人常说“万事开头难”,她的逐梦之路亦非坦途:商赛初赛成绩平平,科研申报一度碰壁。但这些挫折从未浇灭她的斗志,反而成为她前行的磨刀石,“不尝试才是真的没可能。”唐菡蔚如同破土而出的竹苗,纵然历经风雨洗礼,依旧深深扎根土壤,她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在商赛中越挫越勇,在辩论场上拔得头筹。

于是,一个“燕园之梦”在她心中悄然扎根,她深知,竹之挺拔,源于日积月累的力量积蓄;人之成长,在于百折不挠的坚韧求索。她在风雨中沉淀,在探索中成长,以笃行之姿,坚韧生长。

锚定目标,于实干中破局

必须尝试,不畏惧失败,我们应该越挫越勇。”唐菡蔚深知,燕园之门不可轻易叩开,想要突破重围,必须勇于尝试,找准方向,打造自己的闪光点。

保研最重要的是学业成绩,唐菡蔚对此从不懈怠,她说:学习应当内化为习惯,而不只是为了突击期末。”清晨的露珠映出她努力的侧颜;傍晚的夕阳给她戴上一抹金色光晕……就这样穿梭于风雨中,行走在晨昏间,路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但知识将她的内心填得很满。

学习之外,唐菡蔚扎进实验室,主动牵头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从海量文献中检索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到课外自学项目所需的专业软件,再到高级PPT制作与汇报内容逐字打磨,唐菡蔚全流程主导推进,最终脱稿完成项目答辩,成功结项

科研之路坎坷,每当快被压力压垮之时,团队成员和学院老师总在身边,给她力量。当实验样本检测遭遇渠道瓶颈,老师主动提供送检渠道、指导数据整理;当数据异常屡屡受挫,老师耐心疏导思路、引导排查漏洞……那些曾历经的迷茫与波折,最终都化为这株韧竹的养料,回望来时,她已然收获“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从容与笃定。

立体生长,于热爱中蓄力

在唐菡蔚的世界里,爱好与成长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刚入大学时,她因热爱加入院辩队无数个夜晚,她和队友们一起打磨立论框架、推敲驳论逻辑,观点相悖时的争论、思路卡壳时的启发,非但没有成为前行的阻碍,反而让她愈发享受不同思想的碰撞和辩论场上临场应变的快感和队友一起“德睿杯”辩论赛冠军奖杯。这份沉淀下来的“敢说会说、能说善说”的底气,也成为她日后科研答辩时清晰阐述观点、保研面试中从容回应提问的重要基石,让热爱赋能成长

成长的养分还源自她对生活的热爱。练习书法时,她于笔墨流转间凝神静气,将实验不顺的烦躁消融在宣纸上;放声歌唱时,她借旋律抒发心绪,让复习备考的疲惫随歌声消散于耳畔;踏足旅途时,她用心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在见识世界的广度中学会兼容并蓄,更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倾听科研中多元的学术观点。

正是内外双重养分的滋养,加之以勇敢无畏、坚韧不拔之品质,这株竹子才能健康生长。

以敢为之心,赴人生新程

尖尖竹笋高大竹株,唐菡蔚四年成长中,从未好高骛远,追求“逆袭”的戏剧性,而是以“每日精进”的坚持,把科研做扎实、把学业学透彻、把能力练过硬。她不畏风雨、勇于尝试、越挫越勇,终实现燕园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