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师生风采>>正文

    【优秀研究生导师】罗鸿兵:观研之道,执研之法,铸才之行

    作者:薛茹、卿静;审稿:赵中国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8日 09:14

    人物简介:罗鸿兵,男,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毕业于四川大学,加拿大访学1年。现任四川农业大学第九届和第十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和第四届研究生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村镇防灾减灾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市政工程系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项目评估咨询专家、成都河流研究会理事、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水环境专家,2022年获学校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长期从事于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领域,已完成38项课题(含主持1项国基面上项目)和20余项工程,作为专家评审20余项项目。已获省奖1次,已发表70余篇论文、3部学术专著、1部教材、9项专利、2项软著。在水质净化和水污染控制、碳减排、人工湿地等方面,特别是在地表径流水质与污染控制、甲烷碳减、水污染协同治理关键技术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开拓研究明新路

    罗鸿兵1999年本科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并在四川省林业学校工作,2001年进入四川农业大学工作,2005年硕士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博士当时研究方向是城市面源污染防控,回校后基于四川农业大学平台,需要对自己的研究生涯进行规划和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曾经也很迷茫,几经波折,最后在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基础上,开拓了一个关于甲烷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方向,并在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资助,开启了自己的甲烷碳减排研究之旅。随后,他的研究方向逐渐转向微观环境污染控制,在2016年又开启了“微流控”的研究方向,搞研究要面向全球,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研究方向,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2012年开启的甲烷碳减排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碳中和”研究的内容之一,成为了研究热点。

    “开门十条”启成蒙

    成为罗鸿兵老师的研究生,入学时都必须要经过“开门十条”的洗礼。“开门十条”为:人品与科研;主动即自由、及时有效沟通;成功的秘笈:心态第一、态度第二、方法第三、时间管理第四、时间付出第五;超越导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提高悟性(悟道、悟心、悟做);充满正能量;培养大局观、整体意识;有效的时间管理;有效的思维展示;边学边做。

    结合研究规律和自己经验,罗鸿兵提出能够尽快让新研究生进入研究旅途的开门十条。他还会让工科研究生多读国学经典,加强悟性的提升。他强调:“要么不做,要么做好,不要敷衍我,拿数据和证据说话”,从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做起,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就能在充实的人生中实现精彩。他告诫学生诚信立身蕴学术,警告学生不能有学术不端行为,一旦发现,立即开除“罗家班”。2022年新入学的博士生杨子牧说:“开门十条对我今后的研究指引十分重要,我以后要好好贯彻执行。”

    观察之道启创新

    罗鸿兵老师一般会在暑假安排新研究生提前进校,及时传授文献检索、文献检索式编写、EndNote软件使用、CiteSpace软件使用、文献精读等内容,让新研究生尽快掌握这些方法,熟练检索式的编写。然后确定一个小方向或者更小的研究内容,罗列出一份可能的创新点清单。再根据这份创新点清单,确定创新的研究内容,尽快找到研究方法,并逐步形成研究方案。通过这种技巧性地创新点训练,能够让研究生尽快进入角色。研究目标明确以后,后续边学边做的话,就很快可以研究上手了。

    罗鸿兵老师还以身作则,以课题为基础,教学生如何找到创新点。黎小廷是罗鸿兵老师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他的毕业论文就是罗鸿兵老师的科研项目的一部分,从买材料,到屋顶建造,栽培绿植,到数据测量,都是他叫上同学一趟趟亲手完成。这个实验项目让他对材料选购、资源环境和土木工程等各类知识有了深入了解,也因为出色的科研能力,他顺利考入重庆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跟着罗老师学习感觉研究生生活很充实,对创新也有了较好的认识”,黎小廷说。

    循序渐进终成文

    罗鸿兵老师团队原则上都要求学生在读期间完成至少1-2篇的英文文章撰写。他教学生首先确定文章的创新点3-5条,然后搭建文章框架,然后利用之前完成的数据处理和作图,才开始着手写文章。很多学生都有畏难情绪,在心理上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不行,导致写出来的英文文章惨不忍睹。罗鸿兵老师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对第一稿的精心修改,然后返回给学生再修改,学生看到密密麻麻的批注和修改,不敢大意认真修改,如此往返,少则三五遍,多则十来遍,循序渐进,对学生的成长和帮助是巨大的。有些学生写出来的文章,3年后才可能能够被发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尽管是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但罗鸿兵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咬文嚼字,精益求精,耐心地精心培养研究生的英文写作能力。有了第1篇的英文写作和投稿经历,学生撰写更多的英文文章就得心应手了。“当第1篇英文文章被接受时,心情无比激动”,在读硕士卿静说。除了文章写作外,还要求研究生有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积极让他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为学生英语能力提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加拿大的Bruce教授来访,就让研究生们全程参与一切交流活动,以此提升他们的交流能力。

    困境求通贵在坚

    罗鸿兵老师十分重视并坚持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团队的座右铭是“教以授道,研以亲民”,要求研究生每周一次组会,及时总结和推进下一步研究,要求研究生在会议室正规地上台演讲,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汇报和交流,每个成员都要提问交流,并做好记录。在学生在选题或实验时进展不大,或者研究失败的时候,鼓励研究生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够放弃,贵在坚持,困在研究内容上无法进展时,需要刚健地坚定走下去,哪怕推倒重来也无所谓。罗鸿兵对研究生的学术要求非常严格,在组会上可能被当场批评,需要好好改进。有学生说罗老师好凶哦,也有学生说罗老师几乎没有重话过他们,有些学生面子薄,下来单独到办公室找罗老师,甚至哭鼻子。罗鸿兵老师会耐心地开导他们,解除他们的心结并指明进一步该如何做,让学生们能够在困境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研究道路。“罗老师很好,”2021届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庄戴维说到,由于科研工作的出色,她顺利地保送到南京大学读博。薛茹博士生说:“罗老师鼓励我在困境中要坚持,还可以出国去开拓眼界,我第二次成功申请公派联合培养到了瑞典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