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焦点土木>>正文

马欣雨:以笃行之姿叩开燕园之门

作者:何启政、张金凤、周乐;审稿:赵中国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 14:45

马欣雨,中共党员,土木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任班级班长、校团委学生社团管理与服务中心外联部主要负责人。主持校级科研兴趣项目1项,两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评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大学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称号,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功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业筑基:在深耕与突破中锚定方向

“扎实的基础和深入地理解往往比题目数量更重要。”这句朴实的话,贯穿了马欣雨的大学四年。初入川农时,面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庞杂的课程体系,她选择以“笨功夫”开路——每周课后梳理知识点,遇到难题便主动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始终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原则。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她取得了《水分析化学》98分、《给排水BIM技术及应用》97分以及多门专业课程稳居90分以上的亮眼成绩。

学业之外,她将“高效”二字融入生活的每个细节。作为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她组织班团活动10余次,带领班级获评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院级“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称号。担任校团委学生社团外联部负责人时,她协调赞助、策划活动,在琐碎事务中锤炼出极强的执行力。她常说:“提高效率,能为兴趣和探索腾出空间。”也正是这份清醒的认识,让她在专业学习、学生工作与科研项目中找到平衡,为考研之路埋下伏笔。

破茧成蝶:以孤勇与清醒跨越山海

“北大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2024年,当马欣雨决定报考北京大学时,身边不乏质疑之声。备考期间,面对顶尖学府的竞争压力,她选择用行动回应:分析历年招考数据、反复审视自身条件,将备考拆解为“择校调研—知识深挖—心态调整”的精密链条。

然而,挑战却也接踵而至。初期因调研耗时过长,后期复习进度滞后,焦虑一度如影随形。她坦言:“考研备考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时间管理问题,面对这一困境,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学习状态,拒绝题海战术,转而深耕知识本身。”晨曦洒下时,她开始新一天的学习;夜深人静时,她逐字复盘,批注错题,最终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从容的临场表现,在复试中脱颖而出。回望这段征程,她感慨:“每个平凡的努力,都是通向南国燕园的铺路石。”

薪火相传:让理想扎根更辽阔的土壤

“报考北大,始于对精神殿堂的向往,更源于将所学化为星火的理想。”在马欣雨的故事里,个人成长始终与家国情怀交织。大二时,她主持科研兴趣计划项目,探究污水处理中的甲烷排放控制,负责撰写项目申报书和结题申请以及负责污水处理效能研究板块的COD测定工作。在社会实践中,她实地调研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县,完成40余户农户访谈,在实验室与田野间的穿梭中,她深刻认识到基层环保工作的紧迫性,逐渐意识到“环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需要技术与情怀的双重奔赴。”这份执着也延续到考研选择上,她特意报考了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希望能在更高平台实现科研报国的理想。

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沉淀学识,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锻炼能力,如今,她即将在北京大学开启新的学术征程。正如一颗种子,带着川农“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基因,即将在燕园的沃土中扎根生长。虽然前路未知,但她的眼中却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怀揣热爱与梦想与更多优秀者同行,愿以全力以赴的姿态,续写属于新的篇章。”马欣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