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师生风采>>正文

    【辉煌75载·奋斗川农人】肖维民:沐光同行十载 我与川农共成长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8日 15:12

    编者按:七十五载栉风沐雨,初心不改;七十五载弦歌不辍,砥砺前行!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四川农业大学特推出【辉煌75载·奋斗川农人】系列报道,从普通川农人的视角出发,分别选取了在校工作40年、30年、20年、10年、1年的教师代表为采访对象,通过生动讲述,洞见新中国的沧桑巨变、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川农大的蓬勃发展,凝聚起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的奋进力量。我院肖维民教授有幸入选。

    十载踔厉奋发,十载流光岁月。时光荏苒,转眼间土木工程学院肖维民已入职川农十年,十年来他怀揣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甘于奉献,赓续教育情怀,担当育人使命,以情怀与坚守见证川农学子艰苦奋斗、逐梦扬帆,见证学校蒸蒸日上、薪火相传。

    以“初心”扎根川农,见证都江堰校区的十年

    2015年3月,肖维民博士毕业后入职川农。“我是通过‘引进人才’政策进入学校的,当时学校配备了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回忆初识川农的日子,肖维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肖维民初见有着“花园式校园”之称的都江堰校区时,校区正处于建设和发展初级阶段。“那时第二教学楼只有B区,第一教学楼外墙地震裂缝的修补痕迹隐约可见,能够提供科研场所的工程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校园内刚陆续完成“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原城乡建设学院分院为土木工程学院和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也还不到一年时间,校区规模小、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科研条件相对艰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江堰校区完成了自身的蜕变,肖维民也亲眼见证了校区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和硬件设施的升级。经过精心规划与紧锣密鼓的建设,第二教学楼A区、C区以及工程结构与力学实验中心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教学楼外观现代大气、内部布局科学合理,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内科研设备先进齐全。同时,校园环境也实现了不断升级与美化,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更加舒适、现代、高效的学习与生活空间。

    无论都江堰校区变与不变,其实在肖维民内心深处始终认为校区群山环绕、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难得的小而美、闹中取静的潜心治学好地方,笃定川农大是一片能干事、更能干成事的沃土。回忆刚到学校时,在雅安校区参加新教师入职岗前培训,在深刻了解川农百年名校的深厚历史底蕴后,早已让他有了一种川农人的自豪感。

    以“恒心”持续耕耘,助力专业发展与建设

    土木工程是构建人类文明的基石,既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也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回想人生的一步又一步,肖维民砥砺前行的十载春光也正是学校踔厉奋发、国内土木工程行业谋求新发展的重要阶段。

    2017年,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时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的朱占元教授主持《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改革与实践项目立项,肖维民是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这个项目对农业院校如何以‘新工科’理念为先导、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为牵引,培养能够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具有三农情怀、工农结合的新时代土木工程专业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部分教师培养川农学子适应时代需求、具备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信心和决心。”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四川省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专业,获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在此过程中,肖维民既是见证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他始终积极助力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0年,在朱占元、邹祖银、肖维民等人聚焦村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成立岩土工程科研团队,肖维民任团队总负责人。团队成员从0人到13人,团队经费从无到有,他们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6项)、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4项)。“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肖维民对科研的态度始终是严谨且敬畏的,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积极投身于科学实践,带领学生创新创业,不断尝试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以“匠心”铸魂育人,不断攀登新高峰

    “学校针对本科教学的新举措,为扎根讲台、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提供了极大的支持。”2020年,学校实施《专业建设支持计划》, 2023年又进行了修订。肖维民回忆道,这一举措不仅夯实了学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 “基础桩”,也极大程度为助力教师快速成长提供了动力和源泉。“入职十年,我先后荣获首届优秀教师标兵、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优秀学位点负责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对教师荣誉体系和制度的完善。”近几年,学校不断完善奖励机制,拓宽激励渠道,发布了《教职工荣誉体系实施办法》《人才引育激励十二条举措》《学科建设双支计划》《社会服务支持计划》等政策,营造了风清气正、奋发向上、友爱和谐、机会均等、公开透明的人文环境,既是对一线教师的认可和鼓舞,为教师们的发展提供支持,更让普通教师感受到了川农大的温暖。

    “每年毕业季看到当年入学时懵懂青涩的少年,在四年后蜕变成心智成熟、专业知识丰富、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成年人,看到他们自信阳光地走出校门,走向新的人生征途,我总觉得成就感满满。”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面对土木领域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肖维民认为,尽管过去土木建筑行业在绿色低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绩,但“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土木工程行业降耗减排任务依然艰巨。如何促进土木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是土木工程学科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课题。“相信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一代代土木人的顽强拼搏下,把对学生的培养与国家发展以及社会需求联系起来,这一目标终会见到实效。”肖维民表示,不断尝试启发学生紧密结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拓展“绿色生态低碳土木工程”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努力培育更多具有三农情怀、工农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助力一批批川农学子筑梦、追梦、圆梦,将是他继续攀登的新高峰。